编者按:
奋进强企路,大道笃向前。自2022年特别是2023年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资管公司在湘科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三个明显成效”目标,纵深推改革、优资源、强制度、控风险,用实干实绩书写了深化改革提升的“破冰答卷”。
【改革深水区・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今日启幕,分三篇揭秘“破冰答卷”背后的改革方法论,看资管如何在“破局—聚势—破茧”中书写发展篇章!
第二篇:《聚势!从“散兵作战”到“攥指成拳”,这场“瘦身健体”太燃了!》
针对所属单位“小散弱”困境,公司以“横向合并同类项、纵向压减管理层”为路径,压减法人户数8家(含虚化运行),运营成本逐年下降。资管公司“瘦身”成绩单的背后,是无数次协调会、上百版方案修订的坚持。如今,扁平化管理让决策周期大幅缩短,子公司间协同项目高效增长,基本上实现了“1+1>2”的聚变效应。
贸易板块整合打破“内耗僵局”:供销公司与供应链公司、营销分公司整合初期,企业体量较小、经营范围比较窄,业务重叠率超50%,曾出现“自己人同竞一标”的怪象。2023年实施“三合一”重组,撤销冗余部门4个,原在岗各层级职能部门人员(含负责人)由原来的在岗31人通过竞聘重新上岗13人,分流17人。2024年,根据经营情况将耒阳物资并入供销公司,撤销耒阳物资4个职能部门,成立供销公司驻耒阳办事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由原来的8人重新上岗3人,分流5人。至此,新供销公司贸易业务量效齐升,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0%,实现利润从-395万元增长到122万元,彻底扭转“散兵作战”局面。
遗留问题集中攻坚破解“维稳难题”:医工所、电子所等企业改革改制不彻底、职工住房公积金未缴纳、转制补差政策争议等问题积累多年,曾多次引发群体信访。2023年,资管公司成立“四合一”遗留办,创造性地将分散在长沙且无实际生产经营的4家子公司(单位)纳入统一管理,构建起“问题收集—分类处置—风险防控”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两年来,累计召开20余次协调会,与职工面对面沟通300余人次,通过政策解读、司法调解、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10余起群体事件隐患。2024年,在改革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将已无实际生产经营业务的南岭化工纳入遗留办管理,并成立“五合一”遗留办,明确转制后退休补差标准,并逐月发放;按照“退一缴一”政策妥善解决医工所住房公积金欠缴问题;妥善分流南岭化工富余人员41人;推荐18名职工至混改后的电子所等缺员单位,实现再就业。两年来,职工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真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稳定一片人心”。
僵尸企业处置打造“逆袭典范”:在改革的进程中,华湘工业作为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老国企,长期依赖办公楼及门面仓储租赁维持运转,盈利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活力,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包袱”。2023年,公司决定由华湘物业吸收合并华湘工业。通过精心制定的人员安置方案,27名员工得到妥善分流,或重新上岗,或退养安置,平稳完成了劳动关系调整。业务和资产也顺利整合,房屋租赁、仓储服务等业务并入华湘物业。2023年10月底,华湘工业完成注销,华湘物业轻装上阵,不仅拓展了业务,管理效率也得到提升。机械院下属星轮传动公司因连年亏损不得不启动股权转让或破产清算,公司通过“政策解读+个性化方案”,用1个月完成全员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实现“零上访”平稳过渡。在压减层级的同时,同步完成43名职工分流安置,让“休克鱼”重焕生机。